隨著高附加價值的無反光鏡可交換式鏡頭相關(MILC)勢力快速崛起,不僅成為尼康(Nikon)、Sony、Panasonic等品牌廠擺脫消費型數位相機(DSC)利潤逐年滑落的策略商品,也是台DSC廠持續爭取接單機會的標的之一。
由於近期陸續進入2013年新機開發階段,業者指出,由於MILC機種涉及可交換鏡頭生產領域,需與品牌廠配合往上游光學廠投資,台廠持續與品牌廠交涉中,藉由往上游光學廠布局,增加MILC機種技術能力與接單機會。
自從2008年Panasonic、奧林巴斯(Olympus)率先推出Micro4/3系統MILC相機,以及Sony、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2010年推出ASP-C影像感測元件MILC產品以來,介於數位單眼相機(DSLR)、DSC中間區塊的MILC市場快速成長,日、韓大廠持續推出新一代機種搶市,可望藉此擺脫DSC單價逐年下滑壓力。
對於台廠而言,雖然2012年仍未見到品牌廠實際釋出MILC機種的可能性,但藉著台廠的技術及成本優勢,以及2011年品牌廠所遭遇的一連串天災所影響,MILC仍是台廠下一階段擴大接單的標的。
高附加價值的無反光鏡可交換式鏡頭相機是台廠擴大接單的標的之一
尤其,隨著近期陸續已進入2003年新機種開發階段,業者指出,台廠持續與品牌廠溝通中,與過去台廠大量生產的DSC機種不同的是,可交換式鏡頭的MILC涉及上游光學鏡頭廠的投資,前期的研發投資金額甚鉅,若是只靠台廠單方面投入恐面臨風險,因此,必須與品牌廠達成一定的合作默契甚至實際投資細節後,台廠才有可能真正向上生產MILC機種。
業者分析,過去品牌多保留高技術門檻以及高毛利的機種在自家生產,但是,隨著MILC機種持續普及市場,日系品牌廠為求壓低生產成本,將來轉單佳能、華晶科等台系ODM廠的機會濃厚,少了反光鏡的MILC機種生產難度低於DSLR,可望成為下波品牌廠釋出的利基機種,研發能力成為上述ODM廠持續卡位品牌廠高階機種供應鏈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為了達到降低成本、穩定掌握料源等目的,台DSC廠過去便對上游光學廠展開布局,如佳能在2011年斥資新台幣3.67億元,取得光學元件廠一品光學的52.24%股權,佳能雖強調未來2公司將獨立經營,但負責生產玻璃/塑膠光學元件以及鏡頭組裝業務的一品光學,過去與Canon、尼康等光學大廠都有深厚的淵源,預估也將進行相關的資源整合。
另一DSC大廠華晶科,除了過去分別與今國光、鳳凰光學等光學廠合作外,並在2011年投入1,500萬美元在昆山成立新公司,負責生產非球面塑膠鏡片、大口徑玻璃鏡片等,預計在2012年第2季底、第3季初可開始投產。
然而,業者坦言,雖然透過布局光學廠可增加對光學技術的掌握度,但目前尚未確定接單MILC訂單的時間點,但對台廠的技術能力甚具信心,但最快也需等到2013年下半到2014年,方可見到日系品牌商釋出MILC機種訂單等。<擷錄電子>
您若有【一品光學】或任何【未上市股票】的資訊提供或交流,歡迎您來電指教。
☎ 0917-559-001 ~陳先生~歡迎來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