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地看,若調升國內能源價格能促使大眾調整消費行為,如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多使用省電家電用品等,那麼供應端廠商就不只有降低生產成本的節能動機,更有追隨市場需求及營收的誘因,去開發與生產更節能的產品服務。當節能產品服務因量產而日趨「平價」,就會促使更多消費者願意購買。於是我們的經濟社會便可逐步轉成節能環保的「綠色經濟」。
然而,在調整過程中,廠商與消費大眾到底可以承受多大程度的「獲利空間壓縮」及「荷包縮水」,整體社會又要為經濟趨緩與就業惡化付出多少代價?這是政府必須審慎因應的「短空」課題。研判當前情勢,中低收入消費族群受影響較大,消費端中小型商家受成本上揚、營收下滑的影響較可能面臨經營困境。以下進一步說明。
中油及台塑公司今年4月1日起大幅度調整汽柴油價格,使今年以來國內汽柴油價格漲幅已逾一成。緊接著台電公司也宣布今年5月15日起將實施電價合理化方案。雖然馬總統昨(1)日宣布電價將分三階段調漲,但油電雙漲已對國內經濟造成影響。
油電雙漲影響廠商的途徑主要有二:一是造成廠商生產成本上揚,壓縮其獲利空間;二是縮減消費大眾的實質購買力與其他消費支出,同時影響廠商營收表現。兩種途徑都會影響各行業經營與人員雇用,進而減損整體社會的營業獲利與勞動報酬。
目前使用汽柴油最多的行業首推運輸業,其次是批發零售業,漁業與營造部門也是「用油大戶」。上述行業合計耗用量就占國內汽柴油供應的七成以上。以汽柴油價格上漲15%為例,假使油料成本廠商完全自行吸收,部分陸上運輸業者獲利減少金額可能超過營收的4%,批發業也可能減少超過2%,其他約在1%。
電力使用則遍及各行各業。製造業主要「用電大戶」包括半導體、鋼鐵初級製品、光電材料及元件,及石化材料等產業,而服務業則以零售、批發、教育訓練服務為主,但休閒娛樂、醫療服務、住宿餐飲等行業用電量也不在少數。不過,電費占各行業的支出比重均不高,所以影響獲利程度並不算高。以電費支出占營收比率最高的零售業為例,若電費上漲兩成,整體平均獲利下滑金額應不到營收的1%。
因此,對許多消費端行業而言,油電雙漲最令業者擔心的,倒不在直接成本的上揚,而是消費者可能因「手頭變緊」而不上門。
油電雙漲對影響大眾消費主要透過三個途徑:第一,油電費用支出上升排擠其他消費支出;第二,油電雙漲誘發後續一般物價的調漲;第三,消費購買力下滑或減少消費導致職場就業機會減少,進一步抑制消費活動。
對一般人的消費支出而言,油費支出占國內民間消費的比率高於電費占比,二者合計約占我國民間消費的3%。以目前油電雙漲均達一成以上,對消費端商家營收可能產生的排擠仍不可輕忽。
預料今年下半年起,國內核心物價也將有若干幅度的上揚。大致上民生必需、市場替代品有限的商品較可能率先調漲。換言之,中低所得族群將可能面臨較大衝擊。
消費端中小型商家受成本上揚但營收下滑的「雙重擠壓」,也可能有較多歇業或規模裁減,使下半年失業問題可能趨於惡化,將進一步抑制民間消費。
政府在追求經濟結構調整的「長多」目標之際,絕不可忽略「短空」問題的因應,須更強調部門橫向協調及設定措施的優先順序。<擷錄經濟>
您若有【台灣菸酒】、【台灣糖業】、【台灣電力】、【台灣中油】
或任何【未上市股票】的資訊提供或交流,歡迎您來電指教。
☎ 0917-559-001 ~陳先生~歡迎來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